2021-10-27 12:20:02
热镀锌钢格栅盖板 http://www.apyalei.com
下半年以来,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强烈感受: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降低教育、住房等领域的民生成本。比如整治学区房、治理校外培训、教育“双减”措施;比如“3+2红线”、限贷令、二手房限价。更重要的是,按照2021年的动向,以调节收入、抑制过高住房价格、打击炒作投机为目的的“调控大招”房产税也要来了。
房产会真要来了?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楼市潜在的风险不容小觑
任泽平发过一份住房市值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住房市值321万亿元,是GDP的3.6倍,2019年增长到339万亿,2020年则增长到约400万亿。高昂数值背后,有多少人知道,20年前全国地产销售只有1亿平米,如今市场规模增长了17倍之多,速度之快,堪称奇迹。但高速增长的风险仍然不容小觑:
1、住房价格过高。今年6月,全国住房均价已经达到10720元/平米,在50个重点城市,房价最少都是收入的13倍,意味着想要买一套房要勤恳工作13年才能实现,如果除去日常的消费支出,可能要更长的时间。长久下去,年轻人会往外走,城市也会缺少新新力量,创新创意的头脑。
2、房产占据家庭资产比重过高。报告指出在2018年,我们国家的住房资产是家庭资产的56.9%,但金融资产却只有4成,远低于欧美国家。现实生活中,住着百万房产,存款几万,甚至负债累累的家庭都不少。这一情况在央行报告中也有佐证:城市家庭以住房资产为主,占比超七成,居民杠杆率62.2%,大头都是房贷。
3、住房空置过高。94年,我国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0平米,2020年末上升到近40平米,上涨400%,虽然这代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但却从侧面说明,这些年建了太多房子,导致住房市场已经饱和,不缺房了。事实上,西南财大报告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城市的住房保有率已经过量,特别是这几年到处建房子,就连欠缺资源人口的城市,住房空置情况都超过了30%。
基于以上事实,我们再来对照专家学者和国家的态度
在国家层面,继去年两提房产税后,今年5月,财政部长就撰文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房产税立法和改革的观点;而在随后的中旬,4大部就召开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座谈会,听取部分城市及专家对税法工作的意见。
据金融界报道,经济专家任泽平认为,楼市在存量房、持有住房的环节中没有税法限制,有房无论是10套还是100套都不用交税,所以房产税是大势所趋,属于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而朱海斌也有类似观点,开征房产税的目的就是为了平衡地方收入,调节百姓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征收房产税不再是遥遥无期了,到了实质推进的阶段,年底前或出试点措施。
这也就不难理解,有部分专家直言手握2套以上住房的人,应该尽早将多余房产抛售为妙。根据专家的说法,一旦税法落地,多套房的增值预期就降低了,不仅倒逼2套以上住房持有者节省成本,将房子推向市场销售。而且他们很可能会为了减少亏损,加大让利幅度。
一,房产税对普通人会有影响吗?
之所以叫房产税,就意味着名下有房产,就要征税,但真的征税,对普通人的影响有多大?根据沪渝(从2011年启动)两地试点的征收标准,税费征收至少分为3点:
其一是对高端住宅。以上海为例,对超出所在城市均价2倍或以上的房子征税,毕竟富人才有条件买高端住宅,自然也有实力承担使用成本。其二是对套数。其实这和高端住宅有相似之处,试问普通人怎么可能动不动就买几套房子的,只有极少部分的个人或家庭才具备条件。
其三是对人均面积。上海方面就设置60平免征范围,超出部分按税费收取,这就意味着,普通人不会有负税压力,反而对于多套房,或是房子面积太大的富人们,就要多承担税费了。由此可见,对存量住房征税,对普通人不会有多大影响,毕竟现在房价基本过了1万元/平,大城市更是能达到4万以上的单价,这样的价格基础,工薪阶层想要买2套以上,或是超过100平的房子几率是非常小的。
相反开征税法,还能对房价上涨起到显而易见的抑制作用。像在财税界相当有影响力的黄奇帆就认为,开征房产税能“有效调控房价”、“精准打击炒房行为”。什么概念?我们算笔账就明白了,通常资金成本6%,物业1%,再加上房产税的2%,那么一年的房产成本就要接近10%了,即便住房价格还有上涨空间,细算下来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二,试点先行,或提前在2地试点?
从4个月前监管层的会议来看,未来税法可能先在某些城市率先试点,试点在前,立法在后,已经是明牌。对此,首经贸大学教授赵秀池也表达过观点,她认为试点无非是试错和总结经验,避免偏差。而前文提到的施正文专家也提到了年底出试点措施的观点。
至于会在哪些城市试点呢?虽然分歧较大,但多位专家普遍认为,会在一些住房上涨压力大且具有示范性作用的城市执行。贾康不久前发文章称,深圳炒房盛行,无论是出于控房价还是打击炒作的目的,都有必要出来试点,而第二个就是海南,当地作为自由贸易港,也早就官宣要断腕破除房地产依赖症,此外它还是全省限房销售的例子,试点的话也能放得开。
三,税费怎么收合适?专家“新建议”提出,获老百姓力挺
从前文提到的征收标准、试点城市,不难看出合理的房产税一定是要具备几个条件,一是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利益,二是有效抑制房价上涨,三是对房屋持有较多的群体征税。与其说房产税是“隐藏大招”,不如说它更是惠民税法,不仅不会增加普通工薪层的负担,可能市面上大部分人居住的房子都不会征税。原因是这些人住的都是小户型、保障房。
所以在税费收入标准上,财经专家张学诞提出了“新建议”:设置人均40-60平的免征面积,超出后征税,同时评估房屋现有市场价,采取税率累进制的方式,范围在0.3%-1.5%之间。以一家三口3套房均价3万面积120平的房子算,那这个家庭起码每年要交税近2万元,基本上房子越多税率越高,要交的税费也就越多。
这一建议一经提出,就获得老百姓力挺。因为这个征收标准保障了普通人的利益,大家买房都不容易,基本上买来都是自住,有些可能要住一辈子的,花的首付月供这么多,如果还要交税,就会加剧生活负担,对有钱人收税,还能遏制市场的乱象环境,对后来准备买房家庭也有益处。
房说君有话说,可能有人对于开征税法能降房价的说法,还是持保留意见,他们认为,跟有房人收了税,自然会把这些钱转嫁到买房人身上,比如变相提高房价等等。但房说君认为,如果是过去,自然不能排除买房人会更多支出的可能,但国家也考虑到这一点,随着今年二手房限价、限贷令、增加保障租赁房供给方面的措施,是不可能有漏洞可以转嫁的。
总之,税法是趋势也是长效措施,对于解决社会穷富分化,住房市场管制,都有释放长时间效应的作用。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为“每日房说”原创,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深究。(撰文: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