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2 15:07:01
以前常听别人说“哇!你好瘦啊,手上的青筋都能看得清”,后来又听别人说,“青筋凸起”其实是身体里堆积了毒素、而且还是疾病发出的信号!
生活中不难发现,很多人身上的青筋都十分明显,尤其是老年人身上青筋凸起的现象更加显著。不过,大家要知道一点,这个“青筋”并非是“筋”,而是位于皮下表浅层的“静脉血管”。那么,静脉血管为什么是青色的?它和疾病到底有没有关联呢?
一、静脉血管为什么是青色?
这是因为静脉血管中的氧含量比较少,所以在阳光的照射下,人通过肉眼看静脉血管,会感觉是一种偏青的颜色。
二、“青筋凸起”究竟是怎么回事?
当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压力增高时,青筋就会在人体的表面呈现出凸起、曲张、扭曲变色等现象;或是因为各种淤血、痰湿等生理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内造成的。
三、这4类人的“青筋”更明显
皮下静脉血管,每个人身上都会有,那为什么有些人的血管不明显,而有些人的“青筋”却十分明显呢?
1、皮肤白皙、偏瘦的人
皮下静脉血管的位置比较浅,它被皮下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和皮肤覆盖着。对于偏瘦体质的人群来说,他们的皮下脂肪组织较薄,这就让皮下静脉血管的位置更浅,导致它们更凸出!
如果皮肤比较白皙,静脉的颜色也会格外清晰,特别是当这个人还比较清瘦的时候,青筋就会呈现凸出的状态。
2、经常运动的人
经常运动、健身的人或是运动员,他们的静脉血管也比较突出。
这类人群会经常保持一定强度的运动,在运动的时候需要充足的供血,所以静脉血管也会呈现出突兀并且明显的状态。
3、重体力劳动者
重体力劳动者和经常运动的人有着相似之处,这类人在劳作时,肌肉需要大量的血液来提供氧气和能量,所以血管会分布得更广、更粗,这样才能让更多的血液通过。
加上皮下脂肪组织较少,对静脉血管的遮盖力比较薄弱,当肌肉紧绷的时候,位于肌肉深部的静脉血管会被肌肉压迫,这样一来,静脉血回流就会受阻,导致皮下浅层静脉中的血液充盈,青筋就会更加明显。
4、老年人
老年人的静脉血管弹性会变差,如果仔细观察他们的双手、双脚,经常会看到青筋。还有些老人由于肌肉的萎缩,皮下脂肪的减少,青筋也会比年轻人显得更加明显。
这些人群的青筋相对较直,而且都出现在了该出现的地方,所以他们的“青筋凸起”都是正常现象,并非病理状态,有些反而可以说是血管功能良好的表现。
但是,如果青筋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地方,甚至有凸起、扭曲、变色等情况,比如以下6个部位,这时就要引起重视了,十有八九和疾病脱不了关系!
四、6个部位青筋凸起和疾病有关
1、拇指根部
拇指的根部出现青筋,甚至有凸起的现象,很可能在提示有冠心病的风险。
手通过经络、血管、神经和五脏六腑相连,如果血脂高、血压高,血液循环就不好,手上就会有青筋突出来。大拇指侧是反应心和肺的区域,双手拇指侧都出现青筋,心脏疾病的发病率更高!
2、手背部
手背部的青筋,常常被作为血管硬化的一个重要的提示信号。如果50岁之前出现这样的手部变化,要注意检查血脂是否正常。
3、颈部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颈部是看不到明显青筋的,这里出现青筋凸起的现象叫做“颈静脉怒张”。
颈静脉是右心房的压力计,能够间接地反映右心房压力及容积的变化。颈静脉怒张,是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由于右心功能受损,静脉血无法充分回流到心脏中,就会积聚在颈静脉中,在颈部形成粗壮的青筋凸起。
4、腹部
一般人的腹部是看不见静脉血管的,只有明显消瘦和腹壁松弛的老年人,才可能看见静脉暴露于皮肤,但这类静脉血管比较直,并不会出现迂曲、怒张的形态。
如果腹部浅层静脉血管明显,且比较粗,甚至有曲张的现象就要警惕了,很有可能和肝硬化、恶性肿瘤等疾病有关!
当肝硬化、腹腔内的肿瘤挤压脏器时,门静脉、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会出现血管阻塞的情况,静脉血管中的血液回流受阻,就会出现青筋凸起。
5、太阳穴
太阳穴青筋凸起,一般是肝阳上亢的高血压引起的;如果太阳穴青筋凸起且扭曲,则表示可能有脑动脉硬化;出现紫黑时,很可能会中风,需要引起重视!
调理方法:多功能茶饮
准备玫瑰花6克、荷叶6克、丹参9克、丝瓜络12克,加入140ml水大火煮开即可。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散瘀、消脂,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保健很有好处。
6、下肢
下肢青筋凸起是下肢静脉曲张的典型表现,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下肢静脉曲张,大家都很熟悉了,其患病率达30%,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倍!
最常见的是单纯性静脉曲张,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也可能出现血栓性静脉炎等、下肢溃疡湿疹情况,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烂腿”。
防治方法
预防下肢静脉曲张,除了平时要避免久坐以外,还要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下面简单教大家几招,防治静脉曲张的方法~
常做3组动作
①坐在椅子上,抬起一条腿,与地面平行。脚板向下压直,停留5秒,再将脚板施压向身体方向躬起,保持5秒,这个动作重复5次,做完左腿做右腿。
②站起来,左右脚交叉站立,慢慢下压弯腰,双手垂直向下贴近脚踝,注意要慢慢来,以免肌肉拉伤,停留5秒,然后起身。
③单脚伸直平放在椅子上,脚尖朝身体方向勾,向前弯腰单手碰触脚尖停留5秒,然后身体再向下倾斜到脚尖部位。这个动作重复10次,再换另一边。
中医方:黄芪山楂饮
准备黄芪20克,山楂10克,用400毫升的沸水冲泡,半小时后即可饮用,可冲泡两次。
黄芪被誉为补气之王,气行则血行;而山楂活血化瘀的功效很好,二者搭配能改善气滞血瘀的症状。但具体要遵医嘱。
来源:健康名师说微信公众号(id:lcwhjkm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