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1 10:03:02
高清电影网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gaoqing.run
文|墨默天地图|网络
总有一天,你会站在更高的地方更清晰地了解这个世界,或许是因为一本书,或许是因为一位作者,会带领你看到不曾归纳、不曾总结的那些事物发展的规律,那些历史变迁的必然。
《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就是这样一本纵观历史长河,拾撷河边贝壳,翻阅便看见一颗颗散发着温润光泽珍珠的书,从全球化开端的历史中寻找应对当下困境的答案之书,全球化难题早已出现,看懂公元1000年就能看懂今天。
贸易战是不可避免的么?面对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浪潮,我们应该怎么办?怎样应对全球化带来的产业冲击?拥有不同信仰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合作么?
随着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全球化不再遥远,不再陌生,全球化日益浸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日常谈论的话题,各种进口商品,甚至是技术、文化等等国际化的广泛、
公元1000年的全球化推动者,包括北欧维京人以及美洲、非洲、中国和中东的居民。这些探险者用货物交换自己此前从未见过的商品,开辟了陆地和海上贸易路线,这些路线标志着全球化的真正开始。——《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
公元1000年的世界还没有我们现代的科技,出行主要靠人力与畜力,只有少数地区的人们知道其他国家的存在。
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有物品或信息可以在世界各地传播是维京人将横跨美洲的贸易路线与欧洲、亚洲和非洲连接起来,在公元1000年,据说这是考古学家所能确定的最接近的时间,维京探险者们离开了家乡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穿过北大西洋,到达加拿大东北海岸的纽芬兰岛,这是欧洲人从未涉足过的地方。
《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书中提到,公元1000年的全球推动者,除了北欧维京人之外还有中国人、印度人和阿拉伯人,他们用漫长的海上航线,连接起波斯湾-中国之路。
这些探险者用货物交换在自己国度从未见过的商品,开辟了陆地和海上贸易路线,这些路线标志着全球化的真正开始。
书中举了一个红色布条的交易,现在看来真是匪夷所思,原来红色布条曾经如此辉煌,与兽皮等价,真正是物以稀为贵。
话说,维京人登上了加拿大东北部的纽芬兰岛之后,维京人提供的红布条引起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兴趣,他们从未见过这种红色的布条,喜欢把长长的红布条挷在头上,不惜用整张的毛皮去换取北欧人的布料碎片,“因为布料供不应求,北欧人把布料剪得越来越短,有的甚至只有一指长”,但整张毛皮却不会因人为的因素而改变。
显而易见,新产品的吸引力让消费者沉迷,市场经济调控着供求关系,因而衍生出的偷工减料都可以追溯。
全球化道路的开辟,有利有弊,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交流,宗教的传播,以及新技术与传统工艺的推广,但也加速了人类的繁衍和疾病的传染。
虽然生活在千年前的人们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缺少许多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与科学技术等等,但“他们有着和今天的我们一样的情感。我们在观察他们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反应时,也能看到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的反应方式与他们的完全相同。”
回归到开篇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与他人合作,与他们进行贸易?我们是否应该报复那些通过贸易致富的人?我们是否应该尝试复制我们尚未掌握的技术,来生产新产品?全球化到底会让我们更清楚自己是谁,还是会摧毁我们的身份认同?”
我们当下正努力应对着的挑战,与当时人们第一次面对的挑战完全相同。早期全球化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现代全球化的诸多特征。
当下的许多全球化问题并不新鲜,解决办法也并不新颖。回顾过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现在,更重要的是,能帮我们了解未来。——《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
在时间轴上跨越千年来总结寻找规律的人,完成《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这本书的作者是韩森(ValerieHansen),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著名汉学家。1979年,韩森毕业于哈佛大学,她在耶鲁大学教授中国史和世界史已有三十余年。译者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刘云军。
《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这本书不单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介绍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分析,还涉及人口、农业、商业、气象、劳务输出等等具体的陈述,覆盖面之大,研究之深令人折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公元1000年的世界,宋朝的商人们颇有商业头脑,洞察力超强,向东南亚、南亚、中东和东非出口纺织品、金属制品、和瓷器。
看罢此书,由衷感叹:术业有专攻。从浩瀚的历史中寻找规律,从发展的变化中寻求方法,在繁杂的现实中寻出答案,读书真是最快捷的方法,真正理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诚不欺我。
最后,引用作者韩森的一段话作为此文的结尾:“在公元1000年,我们的祖先以各种方式回应了世界的变化。我们必须研究他们是怎么做的,才能更好地应对摆在我们面前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