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奇信息网

广州“地产教父”成“老赖”,百亿身家最终沦为一场“空”

2022-01-17 18:01:02

智能工业机器人

面对疫情,面对调控,都知道今年地产行业会很难,但没想到会有这么难。

根据人民法院公告网统计,截至8月23日,今年递交破产文书的房地产企业累计约有260家,平均每个月约有32家房企宣布破产,平均每天约1家房企破产。

从发布时间来看,8月份至今宣布破产的房企有42家。

从分省域来看,广东省以52家位列破产房企数量的首位,占全部破产房企的21.31%,其次是浙江省18家居第二,江苏省17家位列第三,湖南省15家居于第四,安徽、湖北和云南三省以各14家并列第五位,这7个省份的破产房企数量约占年内破产房企总量的60%。

从破产房企的名单来看,主要以小微房企为主,且更多的是位于二三线城市。可没想到的是,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也出现了破产房企,而且还是一家老牌房企。

他就是昔日广州地产教父,也走上了“破产”这条路。

8月24日,ST粤泰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被申请破产清算。而粤泰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背后的实控人杨树坪,则是曾经广州地产界的一位风云人物。

38岁投身房地产,凭借独辟蹊径地开创了“小户型”,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房企做到与“华南五虎”齐名的位置。可如今只剩“虚名”,不仅公司面临破产清算,曾经意气风发、身家百亿的杨树坪也沦为了“老赖”。

让人嘘唏不已!

01

另辟蹊径挖掘到人生第一桶金

1959年在广州出生的杨树坪成年没多久就沐浴到了改革春风,并在恢复高考之后考进了长沙铁道学院,1982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广州铁路局工程总公司。

那个年代大学生是实打实的天之骄子,所以杨树坪在单位也是步步高升,从见习生开始,他先后担任了助理工程师、副经理、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职务。

后来说起自己的出身,杨树坪表示:“我本身是学土木工程的,杨树坪的坪还加一个土字旁,比较土。所以,我这一生也是注定跟土木打交道的。”

1995年,38岁的杨树坪选择放弃铁路副总工程师这个“铁饭碗”,下海投身房地产,创建了广州城启集团有限公司。彼时,现在的房企龙头碧桂园和国有企业背景的保利,以及合生创展都成立了三年,富力也已经一岁了,而后来的豪宅教父星河湾也才刚刚成立了前身宏宇集团。

科班出身的他,也为当时的地产行业带来了新思维、新模式。在同行热衷开发大户型时,杨树坪操刀专注做“30-50平方米、10万元左右”的小户型住宅,凭借“晓港湾项目”杨树坪一炮而红,为他赚得在房地产行业的第一桶金。

1997年,香港回归,与之一江之隔的广州外资不断涌入,就业机会增多、薪酬高,就成为了众多下岗工人的淘金之地,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扎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外来者面前——户口。杨树坪再次以“为买家入户广州”(购买50平以上的房子,可配备一个广州户口;80平米以上的,送两个)的创新营销模式成为一匹“黑马”,之后更是多次获得“广州十大地产开发商”头衔。

经过两次“奇袭”,杨树坪已经积累了过亿的身家。

02

“规划门”让他从巅峰陷入危局

随着21世纪的钟声敲响,不惑之年的杨树坪也进入了自己的巅峰岁月。

通过老城区改造,获得了政策支持的杨树坪以极低的成本获得了土地,再加上老城区处于珠江边上,经过杨树坪的重建,这里立刻变成了城启集团的代表作——荔港南湾项目。稀缺的江景房,让该项目连续三年荣获“广州十大明星楼盘”。

此后,杨树坪创办的城启集团成为了广州地产界的一方诸侯,并且靠创新,不仅在广州群雄并起的地产市场里突出重围,同时他还创造了多个第一。

第一家引进外资开发房地产的企业

第一家在境外销售商品房的企业

第一家股份制房地产企业

第一家引进小区物业管理模式的房地产企业

第一家在小区建设并引入优秀学校……

杨树坪不仅在地产行业如鱼得水,在资本市场上也是风生水起。2004年,他先后入股广百股份、广州证券、收购老牌上市房企东华实业,打造出资本市场上的“城启系”。

值得一提的是,东华实业当时还是“广州十大地产开发商”,与保利、富力并驾齐驱的老牌房企。

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一时风光无限的杨树坪,未曾预料到一年后的“规划门”让他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危局。

在那个地产野蛮生长的年代,为了盲目追求利润,当时的地产开发商很多都采用一个手段——改规划调整容积率。

2005年,广州整改规划问题,查到城启集团头上时,发现抓到了大鱼,该集团成立十年来,不仅超建20万平,还拖欠国家各项款项,总额达30亿元,更让人吃惊的是,他们还伪造了行政公文印章30宗。

这事导致的结果就是,城启集团的多个项目被查封,公司的地产开发业务陷入了瘫痪,还收到7亿元左右的巨额罚单。这是当时广州有史以来最大一笔针对企业的罚款,也是当时国内地产商因违规受到的最严厉责罚。

经此,杨树坪低调了许久,也淡出了人们视野。

在2008年一次公开亮相中,杨树坪公开谈起此事,“虽然早两年摔了一跤,摔得很痛,但我们现在还很年轻,爬起来,可以继续往前走”。

可漏偏逢连夜雨,后来那次著名的“最牛违建别墅”事件,再次把他推向舆论的焦点。杨树坪原是二沙岛宏城花园宏达径26号业主,原本面积约600多平的别墅却被他被加建到了1000平,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被勒令自行拆除期间,施工方居然顶风作案,加速装修,一个花盆要几千元,一扇门要30万。

当时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此事件在网上迅速发酵后,引起网友的哗然,最后别墅还是拆了,动手拆除的也是城启集团的工人。

03

东山再起,又陷多元化“困局”

此后的几年里,继续低调人生,却一直在筹划东山再起。

时间来到了2016年,杨树坪在采访中表示:“很多人问我,从高峰跌落,错过了房地产最好的十年会不会很遗憾。摔了一跤,腿断了,但只要命还在,60岁了还是能重新起步。”

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杨树坪,开始带领粤泰股份开启了大举扩张的道路。根据安信证券研报,2016年是粤泰股份的多元化元年:

4月,公司设立了广州粤泰金控,诞生了粤泰旗下首个金控平台;5月,公司全资收购国森林业,拓宽了公司房地产业务产业链的横向发展;10月,增资世外高人健康,开拓公司健康地产项目;12月,公司增资扩股深圳大新佳业进军深圳棚改,同期收购柬埔寨地产项目。

杨树坪过于激进的策略确实让粤泰股份的业绩上了一个台阶。2017年的业绩也达到了历史最高点,营收为56亿元,营收暴涨487%;净利润增长7倍为11.68亿元。

可事与愿违,在第二年,粤泰就遭遇了滑铁卢,2018年广州楼市调控加紧,粤泰的资金链再次陷入危机。

为了自救,2019年,粤泰把最值钱的五个项目(广州嘉盛项目、广州天鹅湾二期项目、淮南公园天鹅湾项目以及淮南洞山天鹅湾项目)作价64亿卖给世茂。

其中广州嘉盛项目足以说明粤泰在开发上的失策:位于广州黄金地段的嘉盛大厦居然因为债务不清在粤泰手里开发了19年之久!后来,世茂接手改名为世茂天越后,该楼盘迅速被盘活,很快就卖出了四分之三。

即便如此,资金链不断收紧的杨树坪,也没能挽回败局。

粤泰股份2018年-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2.9亿元、3亿元以及-9.13亿元,到了2020年开始公司业绩开始转入巨亏。

一方面,自身的造血能力并不充足。2018年和2019年粤泰股份总共不过才赚了5.9亿元,2020年便将两年赚的都亏出去了。而且,公司毛利率也从2019年的36.1%下降到了2020年的15.87%。

另一方面,资金问题陷入了困境。从2018年开始,粤泰股份接连被爆出债务危机,从旗下公司授信业务逾期到因借款纠纷被告上法庭,再到银行账户被冻结。

进入2021年,公司业绩也并未出现好转。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公司营收1.6亿元,同比下滑93%;净利润为2041万元,同比下滑90%。

为了还债,粤泰股份走上了“卖卖卖”的路,但远水救不了近火,作为实控人的杨树坪也被列为了失信被执行人,并被限制高消费,成为“老赖”。

杨树坪身家也早已跟着缩水了,2016年房地产富豪榜上,杨树坪家族以110亿元排名第42;到了2020年,杨树坪家族的身家已经缩水过半为57亿元。

现在来看,杨树坪的危机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在2005年被罚款七亿之后,杨树坪感觉只专注地产并不安全,于是本着“别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则,他麾下的城启集团斥重金多元化,可此举,不仅没有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反而让陷入资金紧张的困局,最终导致他一度成为了失信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成了“老赖”。

根据天眼查数据,杨树坪所实控的企业高达155家。可见他在多元化的路上,走得有多远。

另一个就是粤泰股份依旧经常违规。去年五月,粤泰股份在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销售房屋、收取预付款,被广州市住建局处罚。今年三月,上交所对ST粤泰提出纪律处分,表示杨树坪在股票买卖、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违规行为。

来自企业的、大环境的以及老板个人的问题接二连三的爆发,也终于让粤泰股份无力回天,旗下5家公司广州城启、粤泰控股、广州豪城、广州建豪及广州新意最终被申请破产清算。

一代广州房地产界的“教父”,最终无法安稳退休,甚至还要背上“老赖”的名号。如今62岁的杨树坪,不知道还有没有卷土重来的心气,我们交给时间去回答吧!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赞奇信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