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1 02:54:02
23456影视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23456.run
01
人们常说:出嫁的女人是没有家的,回不去的娘家,融不进的婆家。
明明父母健在,娘家为什么回不去呢?
发小琦琦就曾遭遇这样的处境。
琦琦家姐弟两个,她是姐姐,弟弟比她小两岁。前几年,姐弟俩各自成婚,都有了新的家庭。
尽管嫁人了,琦琦还是会经常往娘家跑,偶尔住上一两天。她和弟媳年龄差不了几岁,因此也能聊到一块去,关系还不错。
前不久,琦琦因为和老公感情不和办了离婚。
离婚后琦琦没处去,就想着回娘家暂住一阵子,却被母亲拒绝了。
琦琦很郁闷。
难道真的像别人说的那样,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离了婚,连娘家人都不待见自己吗?
母亲察觉到她的不悦,解释说,并不是不让她回娘家,而是要经过弟媳的同意才行。
因为弟媳是这个家庭的重要成员。
不管她和弟媳关系好不好,都应该提前和弟媳商量,表示尊重。母亲这样做更是为了家庭和睦考虑。
“经过你弟媳同意才能住娘家”面对母亲的不通情,女儿终于理解了。
后来,琦琦按照母亲的意思询问弟媳意见时,弟媳大方地表示:那也是她的家,想住多久都可以。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那些看起来幸福和睦的家庭,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互相尊重,彼此包容。
02
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世纪难题。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婆媳关系,都像水火永不相容。关键在于如何经营。
所谓“婆婆一小步,幸福生活一大步。”
婆婆作为婆媳关系里的重要人物,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能做到以下两点,家庭关系往往越融洽。
一、亲疏有别是一种智慧。越是对后来加入这个家庭的成员,越要让对方感觉到被重视。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很多家庭在做家庭决策时,会自动屏蔽儿媳的意见,甚至儿媳连参与讨论的资格都没有。
因为,她是外人。
其实,越是这样,越等于把儿媳往外推。
一个女人离开父母,从自己生活了20多年的家里,孤身一人嫁到新的家庭,需要磨合好几个人的脾气、品性,本身就是一个特别不容易的事情。
如果还总是被婆家当作外人看待,那么,她对这个家就永远不会有归属感。
更别指望婆媳关系能有多融洽了。
婆媳关系不融洽,儿子儿媳的小日子也必定安稳不到哪里去。
因此,婆媳关系作为家庭和谐里最关键的一环,需要更加用心对待。
中国有句老话,多年媳妇熬成婆。
每一个婆婆,都是从别人的儿媳变成别人的婆婆,肯定也经历过被当作外人的窘迫,对这种无助深有体会。
聪明的婆婆,懂得体谅儿媳的不易,将心比心。遇事多站在儿媳的角度思考,尊重她的意见和想法。
始终让她感受到被婆家重视,她才会把自己当作家里的一员,全心全意地经营好她自己的小家。
很多婆婆不明事理,总认为儿媳年纪小,又是外人,总想着事事压儿媳一头。
逞一时之快,却闹得日子鸡飞狗跳,得不偿失。
二、女儿和儿媳到底孰轻孰重?不能由血缘来决定,而是看谁为这个家付出的多。
当一个家庭里,除了儿媳还有女儿时,其实是挺棘手的一件事情。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何况两只母老虎。
女儿觉得:这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凭什么回家还要经过外来者的同意?
儿媳认为:我嫁进来,就是这个家的女主人。凭什么老是回来搅乱我的生活?
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容易偏向自己的女儿。
因为女儿是小棉袄,是割不掉的骨肉血亲。儿媳虽好,总归还是外人,怎么能有女儿靠得住呢?
事实上,女儿在老人晚年生活中,不过扮演着锦上添花的角色。真正雪中送炭的,还是儿媳。
倒不是说女儿不孝顺。
女儿也孝顺。每次回娘家,又是高档保健品,又是给钱,又是里里外外打扫,又是陪聊天的。出钱出力又贴心。
但是,女儿的孝顺是间歇性的,只能在自己身有余力的情况下,常回家看看。
等到父母真需要人伺候时,女儿常常因婆家事务缠身,即使有心尽孝,也无法抽身。
真正承担起照顾老人晚年生活,陪在病床前的,多数还是儿媳。
老家一位婶婆就是如此。
婶婆卧床一年多时间里,三个女儿也经常轮流回来照看。
不过,每个女儿也都到了当奶奶的年纪,自己家也有孙儿要照顾,因此每人每次也只能来个三五天,几个月来一次。
反而,从前一直被认为不如女儿贴心的儿媳,尽心尽力地照顾她。别的老人卧床几个月就长褥疮,她身上始终干净清爽。
女儿和儿媳到底孰轻孰重,显而易见。
所以,在处理儿媳和女儿的问题上,不应该只按血缘关系去划分亲疏远近,而是看谁为这个家付出的多。
虽然很现实,但这就是现实。
03
电影《别叫我酒神》里有一句台词:
“合作这玩意儿,就跟酿酒一样,水和粮食缺一不可,更不是谁把谁打败了就算成功。而是相互融合,互相增益,才能酿出上品的好酒。”
婆媳之间,本质上就是一场合作。
不一定非要争谁当女主人,更不能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遇事有商有量,彼此尊重,幸福家庭才能更加长久。
文/无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