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4 13:21:09
众所周知,机床是工业的核心。为了使国家强大,我们首先需要重视工业和科技的发展。虽然中国在各个领域都是超级大国,但坦白说,中国的工业起步较晚。正因如此,没有技术积累,所以中国的工业科技还停留在自研的模糊层面。就拿国内还没有研发出来的发动机技术来说吧。别看车上普通的发动机,但这是国内还没有研发出来的产品。毕竟涉及到技术核心,其他国家肯定是不允许教的。
为什么不仿制其他国家的引擎?这样才能从模仿中找出技术的核心问题,最终实现超越。话虽如此,中国确实尝试过,甚至拆解了数百辆日系车。直到报废,也没有找到发动机的根本核心。不仅如此,最后甚至无法恢复,原因还是和这四大差距有关。
拿中国和日本做个对比。首先,两国在制造工业机床方面差距很大。机床是工业的核心,但我国机床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机床技术升级之前,中国很难制造出精密的电机零件。可以肯定的是,日本的机床制造属于世界一流水平,我们和它确实差距很大,直到近几年才逐渐赶上。
其次,是时间问题。开发一款优秀的发动机,需要很多年才能研发成功核心技术,日本就是这样。在这个沉淀期,他们还申请了大量的专利,然后完成了反向研发。如果真的想从日本发动机身上学到东西,需要支付高额的专利费。相比之下,不如直接买品牌车,把发动机拆了,自主研发。
第三点是两国的品控差距。抛开近几年日本品牌伪劣的丑闻不谈,在此之前,该国的产品确实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所谓的工匠精神的支撑下,日本的发动机性能自然是优秀的。基本上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反复测试,保证最佳性能才能应用到市场上。
最后一点是两国的技术保护。日本完成逆转后,自然对其困难有深刻的理解。为了不让它泄露出去,他们有严格的保密措施,以免泄密,让其他国家的工业技术超过这一点。正因为如此,中国只能买日本车,拆发动机。目前,这是找到突破口的唯一途径。毕竟,很难复制日本或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动机。唯一能安慰国人的是,好在中国的车企已经从燃油时代走向了电动时代,研发出了电力驱动的汽车,比燃油汽车更方便。与其一直想着如何提高模仿水平,不如靠创新能力实现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