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7 12:57:20
https://www.shoumazhan.cn/279.html https://www.shoumazhan.cn/279.html
坊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国内大学一共分为两类,一类是清华北大,一类是其他。关于清华和北大的名气,不必我多说什么,就在前不久,作为国内工科天花板的清华大学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换校长”!邱勇院士从之前的校长升任为党委书记,校长由王希勤教授接任。
如果只是一次普普通通的人事变革,其实倒也没什么,之所以将清华大学换校长一事摆上台面,是因为这一次新上任的校长,和过去历任的校长相比具有其极为独特的地方,那么这位校长究竟有何不同,为何是他脱颖而出呢?
01
新校长的“不一样”
虽然校长一职属于行政职位,但是作为国内高校的校长通常都是由老师担任的,而且一般都是业内响当当的大牛,就拿清华大学来说,过去的校长有很多学术大牛,诸如顾秉林院士、王大中院士,以及刚刚升任校党委书记的邱勇院士。
新上任的王希勤教授又有着什么样的光辉履历呢?他本科和博士都就读于清华大学,毕业后就在清华大学留任,当过电子工程系主任,做过信科院副院长,还担任过校长助理以及副校长,总的来说,是一位清华土生土长的校长。
但是在科研成果方面,虽然王希勤教授获得过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其他高级别奖项,但是距离院士,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这是这位新校长和以前其他校长相比,比较“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很多网友也是充满了疑问,为何新校长是他?
02
新校长的“不寻常”
根据笔者分析,王希勤教授当选校长,可能是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他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之前我们也说过,他从一名清华教师经过多次职位晋升,走到了现如今的位置,可见其管理能力非常突出,而作为校长来讲,科研能力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却是管理能力。
其次,他拥有传承的清华血脉,做过清华大学的学子,亦做过清华大学的老师和管理者,无论是从学科教育,还是从学校发展来看,王希勤教授的经验都是无与伦比的,用我们老话来讲,这才是纯粹的“根正苗红”。
最后,他拥有全新的清华特质,当一所学校需要靠院士撑门面的时候,其实侧面反映出的是学校自身的不自信。当一所学校院士辈出,那么校长是不是院士,其实没有任何影响,而且院士做好科研做好教学,校长做好管理做好规划,大家各司其职,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03
新校长的“不世俗”
其实通过清华大学的此次人事变更,我切实感觉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思维,在进步、在发展。打破世俗的意识,在教育领域尤为重要。过去的条条框框,其实并非是高标准,严要求,而更像是一种懒政,因为门槛高了,满足的人少了,做的工作就少了。
就像大学生竞聘工作,为什么现在大家都挤破脑袋也要考研,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如果学校是双非,那么连进入笔试、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无论你有怎么样耀眼的大学经历和竞赛成果,都抵不过这看不见的门槛,而企业这么做,就是因为投递简历的人太多,他们没时间看。
如果我们的社会有一天,逐渐摒弃这些条条框框,真正地给所有人机会,想必会发掘出大量被埋没的人才,也会创造出大量被忽略的价值。科技的发展,并不是让机器替代人,让规则变简单,而是让所有人都有机会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都不会因为过去一时的失误而影响一生。
最后想说的是,期待这位清华大学的新校长,能够带领清华更上一层楼,真正成为影响世界的一流院校,到那时,这不仅是清华人的荣耀,更是国人的荣耀。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
想要了解更多教育干货,请关注我!
我是董师兄,点击我的主页可以向我发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