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8 18:21:01
电影惊天救援成本 https://www.touzitop.com/ysxm/10575.html
在国际市场油脂油料供应偏紧与民生市场需求偏软的背景下,如何让中国“油瓶子”里尽可能多装国产油,既是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也是企业主体的必然选择。
4月6日,全国最大的玉米油生产基地——位于山东省邹平市的西王集团利用科技创新手段求解上述问题的答案。
“一粒玉米延伸出几十种高附加值产品,科技是‘关键先生’。玉米来到西王之后,便开始了它的科技之旅。”西王集团相关负责人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玉米经过剥离后,我们将外层玉米皮做成纤维饲料;里面的黄色部分,我们做成蛋白粉;白色玉米肉做成淀粉乳,进而淬炼出淀粉、食用和药用葡萄糖、麦芽糊精、葡萄糖酸钠、果糖等等十几种产品。”他强调,产业链每延长一步,产品附加值可提高数倍。
玉米中最精华的部分,胚芽占到7%。在山东西王食品有限公司(下称西王食品)的车间里,剥离出来的玉米胚芽在两小时内会通过密闭管道输送到毛油厂用来榨油,“80万粒胚芽出一桶5升玉米油”浓缩过程体现了其价值。
作为山东省制造业(玉米油)单项冠军企业,西王致力于用科技手段将每一粒玉米的价值最大化。
近期,全球食用油板块价格上涨明显。来自中银期货的分析显示,当前国际市场油脂油料供应偏紧,俄乌冲突与产区相关的出口政策加剧了市场对供应的担忧,同时推高了价格。
不可忽略的一个现实是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市场对玉米油的需求同样受到抑制。中国是玉米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然而玉米油产业在中国食用油家族中却处于弱势地位。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对玉米油的人均消费量偏低,这意味着巨大的上升空间。
在国家层面上,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今年我国将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让“油瓶子”里尽可能多装中国油,既需要科技挖掘大豆和油料产能,也需要在线上线下多方位创新以满足民生需求。
该公司引入了世界500强德国克朗斯的吹灌一体机,建设了行业内首个工业4.0概念的智能化注塑车间,从而达到了从原料玉米到小包装玉米油的360度质量监控,实现了西王玉米胚芽油从内在品质到外在包装物生产的全部自主可控,可从根本上保障产品品质。
在逆势中扩产,检验着市场主体的胆量和视野。
据了解,西王食品已计划在现有生产线基础上,投资新建30万吨小包装玉米胚芽油项目,达到年产小包装玉米胚芽油60万吨规模,预计在今年建成。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