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4 08:36:20
事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 月13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助力稳定经济基本盘和保障改善民生;决定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外贸平稳发展;确定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措施,引导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
点评:
1.降准大概率本周落地,降息依然可期
会议提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我们认为国常会预告意味着央行降准有望尽快落地,这是最引起市场关注的会议内容。
3 月以来国际地缘冲突和国内疫情对我国的经济运行构成了全方位的压力。3 月官方与财新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 均降至荣枯线下方,我国经济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沉重。
4 月6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有的超出预期。疫情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全年经济工作部署,一季度GDP 增速预计较大概率会降至5%以下,全年实现5.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的难度明显提升,因此近期我们一直强调稳增长政策还将继续加码,包括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值得期待。
结合3 月金融数据和近期银行间利率表现来看,我们认为目前推动宽信用的主要阻力在于融资需求而不是银行的融资供给。降准以及本次会议提出的“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率”的作用更多体现在融资供给端,即通过宽松商业银行资金面,增加银行信用投放能力。而降息带动贷款利率下降,能够直接提振企业和居民信贷需求,利好作用更多体现在融资需求端。虽然降准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带动LPR 利率的降低,但调降政策利率的作用更加直接和显著。因此,我们认为在降准即将落地的同时,降息依然可期。
市场可能担忧中美10 年期利率倒挂会阻碍国内降息,对此我们认为,中美利差倒挂主要是通过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的渠道间接制约我国货币政策。近期虽然A 股和债市均出现一定的资金外流,但人民币汇率保持平稳波动,很大程度上是经常项目下的资金流入为人民币提供了韧性。而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为我国货币政策在美联储加息的同时继续保持“以我为主”提供了条件,同时目前中美短端政策利率仍保持较高的利差,也为我国降息提供一定的空间。但随着后续美联储快速加息,中美短端利差也将迅速收窄,我国降息的时间窗口会逐渐关闭,因此,要降息就应该尽快。
2. 促消费、稳外贸政策发挥效力的前提是疫情的有效防控除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外,会议内容主要聚焦促消费与稳外贸。促消费方面,会议提出多项利好,涉及“智慧+”消费、医疗健康、养老、托育、汽车、家电、新能车等领域,我们认为加大消费补贴将是财政支持消费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国多地已经开始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来刺激消费。稳外贸方面,会议内容核心在于出口退税的扩围和提速。
我们认为,目前各地的疫情是对消费和外贸影响最大的国内因素,因此上述政策要充分发挥效果,前提是国内疫情要迅速得到控制,令人流和物流、生产和消费尽快恢复正常。只有疫情见顶,市场对经济的预期才能真正见底。
(文章来源:中航证券)
文章来源:中航证券